| ||||||
![]() |
| |||||
![]() | ||||||
![]() | ||||||
前面这片松林,郁郁葱葱,株株相接,微风过处,松枝摇曳,哗哗有声,犹如碧海波涛。我们称之为“松林听涛”或“空中林海”;东北方向,山顶上非常平坦,绿草如茵,一望无际,大有“风吹草低见牛羊”的塞外气概,据说,牛郎小时候就曾赶着牛在这里放牧。我们称之为“云顶草原”。过了“云顶草原”再向东北方向走,有座海拔1780米的山峰,那便是邢台第二高峰——天河山主峰。不过,那里离这里很远,而且多是山间的羊肠小道,今天是去不成了。 穿过松林,就到了夫子岩。 夫子岩,又叫夫子顶。据《顺德府志》和《邢台县志》记载,2500年前,即春秋战国时期,大教育家、思想家、儒家的创始人孔老夫子带领爱徒子路、颜回周游列国时曾“至此以避雨”。据说,孔夫子和他的学生刚刚走到山半坡,突然阴云密布,电闪雷鸣,一场大雨马上就要到来。孔夫子曾有“陈蔡绝粮之厄”,如今又要遭邢州雨洗之灾,赶紧吩咐子路:“速找避雨之所”。正好山腰有个岩洞,孔老夫子虽然走得筋疲力尽,还是鼓足勇气,紧跑几步,到洞口岩下避起雨来。不久雨过天晴,孔老夫子一行登上岩顶,眺望晋冀山色。这时,附近的老百姓听说孔圣人来了,有的送吃的,有的送花的,以表示对这位教育家的敬意。孔老夫子也很感动。临走时,把柏木拐杖朝地上一插,说道:“就将这拐杖作个纪念吧!”并对颜回说:“今后再来这里,要看看这个柏木杖”,柏木杖在此沾天地之灵性,居然生根发芽长成树了。没想到前年,一场天火,把它烧死了。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教育家,就把这座山崖称为“夫子崖”,孔子的学生子路,性格急燥,是条猛汉。他想,老师拿柏木杖作纪念,并让颜回再来照看。我也要留点东西,省得让后人把我忘了。就把做扁担用的柳木棍子往地上用力一插,“这是我留的纪念!”现在这棵千年古柳就是子路种下的,那它有多少岁数了呢? 夫子顶上有一古建筑,人称“西天圣母庙”,始建于乾隆年间。看过《封神演义》的都知道:西天圣母就是赵公元帅的妹妹云霄、琼霄、碧霄,死后被姜子牙封为“执掌混元金斗,专擅先后之天,凡一应仙、凡、人、圣、诸侯、天子、贵、贱、贤、愚,落地先从金斗转劫,不得越此,为感应随世仙姑正神之位”。实际上,就是常说的送生娘娘。 据说“圣母庙”十分灵验,四面八方数十里的百姓每年到农历四月十五都到这里来烧香磕头,求儿求女,而绝大多数都能如愿以偿。 有的游客可能看过电影《老井》。夫子岩这里也是《老井》拍摄地之一,里面有组镜头就是在这里拍摄的,而且还有纪念碑为证。 站在夫子岩上,既可观赏三晋风光,也可观赏冀南秀色。如果天气晴朗,附近的太行山都可尽收眼底。如果在早上四、五点钟登上夫子岩,还能看到“天河初晓”的美姿,享受到天河看日出的乐趣。 |